1975年,叶飞重返工作岗位,被任命为交通部部长。作为一名在军队中成长起来的高级将领江西股票配资,他在地方治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,因此被调入部委的决定引人注目。然而,叶飞刚开始上任时了解到,这一任命是受到毛主席和周总理的特别指示,这让他心中有了几分明白。
叶飞接手后,面临着复杂的局面。一方面,他需要处理堆积如山的工作任务,另一方面,几位副部长因受到冲击而无法正常履职,导致不少干部被错误地视为“走资派”或“叛徒”。在这种情况下,许多司局级干部也被牵连,工作实际上缺乏具体责任人去落实。
因此,叶飞首要面临的任务就是解放干部。他秉持“有错必改”的原则,认为晚改不如早改,于是采取了谨慎而积极的态度。他决心对那些应该平反的人给予公正的机会,要求那些参与整人的人必须要赔礼道歉。其中,副部长彭德清便是叶飞熟悉的对象,也是最早获得平反的干部之一。在为彭德清平反的过程中,叶飞付出了大量的精力与心血,最后终于为他获得了一个公正的解决方案。
展开剩余66%通过为彭德清平反,叶飞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落实政策工作的重要性和艰巨性。因此,他希望能找到一位既有能力又身体健康,能耐得住磨难的人来负责这项工作。最终,他想到了在交通部担任副局长的周惠。周惠曾担任湖南省委书记处书记,在庐山会议期间遭受冲击,之后调任到交通部,降职为司局级副职,担任交通部工业局副局长和水运总局副局长。
从能力和经验上来看,叶飞认为周惠非常适合这个职位。此时政治部主任因病休养,职务出现空缺,周惠担任此职可以全面负责干部事务。然而,当他们把提名意见上报给中组部时,却遭遇冷遇。对方告知他们由于周惠在庐山会议上被点名,无法担任重要职务,只能担任副职。
令叶飞感到困惑的是,他在许多先前的文件中并没有看到周惠被点名的记录,也没有关于不重用他的明确批示。中组部的工作人员却声称这是一个口头指示,这让叶飞觉得站不住脚,因为真正的文件记录才是最为权威的,口头交代的说法难以让人信服。
事实上,自1962年七千人大会以来,庐山会议受到冲击的干部基本得到了平反,唯独周惠一直没有被恢复,因此叶飞感到困境重重。他于是找到了中组部部长郭玉峰商谈,力图为周惠铺平道路。然而,经过长时间的交谈,他们依然未能达成共识,周惠依旧不能晋升。对此,叶飞心中感到愤愤不平。
郭玉峰在大运动时期迅速走红,是一位典型的“三八式”干部。早在抗战初期,他便投身革命,经过11年的浴火锤炼,成长为炮兵团的政委。新中国成立后,郭玉峰逐步调任各级重要职务,最后晋升为少将。在大运动之前,凭借着稳定的职务晋升,他的职业生涯发展相对顺利。然而,在1966年的大运动之后,他被提拔为中组部业务组组长,而正是因为一些人的提拔才让他飞速晋升。在这一时期,他主掌中组部长达十余年,但在审查和纠正冤假错案方面却未发挥积极作用,最终在1977年被免去职务。
由于在中组部碰壁,叶飞只能寻找其他解决方案。他建议交通部成立机关党委,并提议周惠担任副书记。这个决定属于党委内部的决定,并不涉及具体职务,因此可以绕过中组部,相当于抓住了一个“漏洞”。
随后,周惠积极推进干部政策的落实工作,刘亚雄、肖民、马辉、彭德和王西萍等人先后得以恢复工作岗位。到了1977年,周惠被提拔为交通部副部长江西股票配资,1978年又担任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等重要职务。
发布于:天津市富华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